我要参展 我要参观
媒体
“无性别”穿法的大热 服饰品牌纷纷进入市场!

【OUE职业装·团服展】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“无性别”穿搭的流行,不少的企业也纷纷开始对此细分市场。近日,UR推出丹宁无性别系列,包含牛仔衬衫、牛仔外套、牛仔裤、卫衣等一系列单品。如今,不管是走在时尚圈顶端的奢侈品牌,还是快时尚亦或是小众设计师新品牌,都纷纷盯上了“无性别”这块炙手可热的蛋糕。

  各大品牌布局“无性别”服饰

  8月12日,UR在其官方微信首发丹宁无性别系列。据介绍,UR无性别丹宁将复古个性风格融入简洁宽松剪裁的衣服版型,以潮酷中性风格诠释无性别主义。

  UR并不是无性别时尚的开创者。今年6月,无印良品被媒体曝出布局无性别服饰,并已推出了25款只有三个尺码的无性别商品。而更早在2016年,就有多家媒体报道,ZARA在其官网上增加了“无性别”这一购物品类,包含一些简约的T恤、牛仔、卫衣和针织衫、慢跑裤等单品。

  不少奢侈大牌也开启了对无性别时尚的探索。例如,推出过男士裙状短裤、Givenchy男士服饰设计曾采用大面积玫红色、Loewe创意总监JWAnderson让男模穿上蕾丝花边、Louis Vuitton也找过男模穿裙子拍广告大片,还有时尚品牌Thom Browne也推出过男士裙子系列等等。

  据悉,除了传统品牌布局无性别服饰,该领域也诞生了以bosie、奈岛(Na.d)、Melon、Oinkoink为代表的新兴品牌。

  年轻人“无性别”穿搭正流行

  “无性别”服饰究竟有多火?95后龚娜告诉记者,她经常会买男女通穿的衣服,还会送给男朋友,和男朋友同穿一件衣服是她“隐秘秀恩爱”的方式。

  据了解,在新浪微博1.6万人参与“是否接受男女服装通穿”的投票活动中,其中有超过11000人表示支持。有网友表示,自己是身材偏瘦小的男性,在传统的男装商品中难以选到合适的衣服,如果服装男女通穿的举措能够实施,自己在购买服装时会省去很多麻烦。

  今年年初,小红书发布《2021生活方式趋势关键词》,无性别穿搭、国潮澎湃等10个关键词成为2021年的生活方式趋势。数据显示,2020年,无性别穿搭笔记浏览量同比增长182%,发布量同比增长83%。

  2021年《京东618|Z世代时尚潮流消费9大趋势》报告显示,“无性别穿搭正流行,时尚无边界”成为趋势之一。报告显示,2021年以来,Z世代(1995年至2009年间出生的人群)网购男女同款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4.3倍,Oversized服饰成交额同比增长1.5倍,其中女性贡献65%以上成交额,男性也爱花花,贡献了88%花朵T恤的成交额。

  Z时代彰显自我

  据悉,西方媒体常用Genderless、Unisex 、Agender等词表达无性别服饰,包含着一种“男女兼用”的柔和思想,不仅指女装男穿或者男装女穿,更重要的是无边界主义,不拘泥于性别,最大限度地展现自我。

 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赖阳表示,现代社会男女社会地位平等,性别差异缩小,对时尚服饰、美妆的消费,越发呈现出性别界限逐渐模糊的趋势。“男性的美不局限于‘阳刚’,也可以追求精致和时尚;同时对女性审美也打破了传统的性别界限,除了温柔、可爱的淑女形象,也选择个性和独立。穿搭不再是为了像某一个性别,或者被框在某一个性别之中,而是展现自我个性和态度。”

  业内人士分析称,无性别时尚的理念正好契合当代年轻人希望打破固有的刻板印象。Z世代在互联网化和全球化浪潮下长大,他们对于新事物的包容度更大,这让他们广泛接受没有边界的风格,希望呈现出突破束缚的真我形象。

  根据美国知名调查机构PewResearch的一项研究显示,38%的Z世代受访者强烈同意性别不再像过去那样定义一个人。Z世代消费者们的个人喜好和消费需求既包容又挑剔,彰显自我是最基本的标准。

  无性别服装或有待时间验证

  服饰行业观察人士一休表示,在两性关系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后,以追求性别平等为背景的无性别服装更容易引起讨论。在表达自我、追求身份认同方面,服饰无疑是更显性的方式,对于渴求自我表达、摆脱传统审美凝视的群体而言,无性别服装是极好的与外界沟通的载体。

  不过他也表示,承载了观念意识的无性别服装毕竟还是商品,若无法满足消费者需求,谈市场无异于空话。可以看到,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无性别服装在设计上还是相对单一的,宽松的版式及模糊性别特征的设计,成就了共性,却牺牲了个性,对于有较高审美需求的消费者而言,明显是不足的。此外,无性别服装能轻易地被身材标准的人群接受,也就意味着将非标准身材群体排除到了外面,这也是其被大范围接受的桎梏。

  在一休看来,诚然,无性别服装有其特定市场,是一种新风尚,至于它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市场认可,还有待时间验证。【OUE职业装·团服展】

来源:中国女装网

注意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上海职业装·团服展立场。本文系本网网络转载,如因差错或疏漏的侵权,请立即联系我们!如是本网原创新闻,未经本网许可禁止转载。